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李白诗四首》教案之教材梳理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2《李白诗四首》教案之教材梳理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题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这里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并非真梦。“吟”,古诗的一种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2《李白诗四首》教案之教材梳理粤教版选修《唐 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文题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这里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并非真梦。“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 愁慨叹之意,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 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 姥山别东鲁诸公》。 《哭晁卿衡》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 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丁都护歌》 《丁都护歌》原是南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曲名,一作《丁督护歌》。关 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说,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 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旰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丁旰到她 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 叹声进一步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 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李白是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深切的同 情。 《越女词五首(其三)》 《越女词五首》是李白漫游吴越时所作,诗人一共写了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出生于中亚碎叶城,唐代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从而使他加 深了对腐朽社会的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有 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 路难》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背景纵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 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 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 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 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 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 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所写。 《哭晁卿衡》 晁卿衡,即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使 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玄宗曾诏令四门助教赵元默到鸿胪寺为之讲授。日本使 臣所得朝中赏赐,全部用来购求经书文籍。使命完后,渡海回国。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