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从多维角度分析,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 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 “手工工具”; 现代教育: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 “现代机器大工业”。从现代化程度分析:三个层面:数量、规模、 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 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 教育的民主性向纵深发展 ——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机会均等,受教与参与;教育法制化,以法治教; 质量发展,机会与成果平等;内部教育民主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化与民族化、国际化的关系。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国际化) ——社会力量;国际竞争与合作;教育技术的 发展。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大教育观 —— 的诞生是开放性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现代教育制度和组织 结构适应观念 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封闭性;是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越来越强 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结构,如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问题。 的重要表现, 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扩展和增强 ——教育功能的范围和力量,是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丰富和强有力等相联系的;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变化形成的;教育功能是统一发挥的,即社会功能和培养 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不再扮演追随者的角 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原因: 色,而是先行者,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首先,社会结构变化迅速,教 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越来越密切。其次,教育自身,由于外部的积极影响,也由于教育经验的积累 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功能增强,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力,而且有了创造力,特别是预见力。最后,必须明 教 确一点,我们理解的教育先行乃是作为唯物主义命题,以经济为基础的,教育先行不能脱离经济基础。 育先行由可能变为现实: 人们已经争取到了生存权利、追求富有的权利,人的教育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 教育本身具有未来性价值,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周期长,效益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教育思想条件 即思想要对客观历史进程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改变观念;必须在一些具体环节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如教 育经费的投入、教育预测和规划。 —— 不断变革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教育本身就是变革的产物,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急剧深刻变 革,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失调亟待调整(自我改进的冲动力量)。现代教 育不断的变革,推动着它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不断地逼近目标,不断地充实内容,更新方法。如教育 教育改革 实验的兴起。要处理好变革性与稳定性、继承和改造的关系,采用长远的战略和方法来设计教育 改革,不能陷入变革主义。要吸取国内外改革经验教训,适应变革趋势而变革。 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现代教育实践是理性水平上的 实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活动。教育科学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孕育、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着 教育实践向前发展。师范教育即教育科学教育,从教师队伍或组织上保证教育实践置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之 下。教育理论要指导教育改革并发展自身,教育实验发展从方法上保证科学的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 导。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使现代教育理论自觉性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2、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及功能 教育发展的物 社会生产力基础: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是 1

腾讯文库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