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培养分析及护理对策临床医学论文
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培养分析及护理对策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王玉娟,马静,郭玉,张海洁,朱红艳,张颖,周红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感染情况及最佳的导管留置时间。方法 对100例中心
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培养分析及护理对策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王玉娟,马静,郭玉,张海洁,朱红艳,张颖,周红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感染情况及最佳的导管留置时 间。方法 对100例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尖端定性细菌培养。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致病感染率为12%。导管致病菌检出率与体温升高及导管留置时间不成比 例。结论 深静脉置管感染与置管操作及置管后护理关系密切。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细菌培养;护理 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1~12月对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拔管后做细菌培 养,并积极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普通外科于2005年1~12月对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 拔管后做细菌培养。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84岁。其中置 管时间最短1天,最长84天;癌症病人61例(包括直肠癌、食管癌、乳腺 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其他疾病(上消化道穿孔、胆囊炎、 腹部穿通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胸腹联合伤、电烧伤等)39例。其中细菌培养 阳性12例,包括:革兰阳性球菌3例,革兰阴性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 例,嗜柠檬酸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木糖葡萄 球菌各1例。 1.2 方法 患者在临床需要拔除导管时,以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导管周围皮肤, 在无菌条件下拔出深静脉导管,取尖端1cm置于无菌试管内,送细菌培养室做 细菌培养。 2结果 2.1 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与细菌培养阳性的关系 见表1。表1 中心静脉置管时间 与细菌培养阳性关系 2.2 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发热与导管尖端感染的关系 在体温超过38.5℃以上的 病人5例,其中只有 1例导管尖端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余4例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3讨论 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有4个方面[1]:病菌随导管顺行性浸入;致病菌 随三通、注射器和连接管道进入导管造成感染;致病菌随各种载体进入导管并 在局部滞留感染;远端致病菌导致血行性感染,造成导管局部致病菌滞留感 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