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王禹偁上奏备边之策》(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王禹倜上奏备边之策》(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宋)太宗端拱二年春,正月,癸巳,诏文武群臣各陈备边之策。♦ ♦是日,辽主谕诸军趋易州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资治通鉴•王禹倜上奏备边之策》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10—14 (宋)太宗端拱二年春,正月,癸巳,诏文武群臣各陈备边之策。 ♦♦ 是日,辽主谕诸军趋易州。癸卯,攻城。满城出师来援,为辽铁林军击退, 指挥 使被擒者五人。甲辰,辽师齐进,其东京骑将夏贞显之子仙寿先登,易州遂 破,刺史刘 墀降于辽。守睥将士南走,辽主师师邀之,无得免者。即以马质为刺 史,赵质为兵马都 监,迁易州军民于燕京,授仙寿高州刺史。乙巳,辽主登易州 五花楼,抚谕土庶。 右正言直史馆王禹倍奏日:“备边之策,在外任其人而内修其德耳。在外者, 一 日兵势患在不合,将臣患在无权。请于缘边要害之地为三军以备之,若唐受降 城之类。 如国家有兵三十万,则每军十万人,使互相救援,责以成功,立功者行 赏,无功者明诛。 二日侦逻边事,罢用小臣。小臣虽有爱君之名而无爱君之实, 边疆涂炭而不尽奏,边民 哀苦而不尽言。诚用老臣大僚,往来宣抚,赐以温颜, 使尽情无隐,则边事济矣。三日 行间谍以离之,因衅隙以取之。臣风闻契丹中妇 人任政,人心不服。宜捐厚利,啖其部 ♦・ 长,以离其心。四日边人自相攻击,中国 之利也。今国家西有赵保忠、折御卿为 国心腹,宜敕二师率麟、府、银、夏、绥 五州,张其持角,声言直取胜州,则契丹惧而 北保矣。五日下哀痛之诏以感激边 民。顷岁吊伐燕蓟,盖以本是汉疆,诚宜收复,而边 民不知圣意,皆谓贪其土地, 致契丹南牧。陛下宜下哀痛之诏,告谕边民,有得一级者 赐之帛,得一马者还其 价,得部帅者与之散官。如此,则人百其勇而土一其心。” 在内者,在省官吏,慎选举,信用大臣,禁止游惰。望陛下少度僧尼,少崇 寺观, 劝风俗,务田农,则人力强而边用实矣。若军运劳于外游惰耗于内人力日 削边用日多 不幸有水旱之灾则寇不在外而在内也。惟陛下熟计之 J ・♦ 帝览奏,深加叹赏,宰相赵普尤器之。…… 二月,下诏罪己。命河北东、西路招置营田,以陈恕等为营田使。 (《资治通鉴•宋纪十四》,有删节)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分) 10.((3 若军运劳/于外游惰耗/于内人力日削/边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灾则寇/ 不在外 A. 而在内也 若军运劳/于外游惰耗/于内人力日削/边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灾/则寇不 在外 B. 而在内也 若军运劳于外/游惰耗于内/人力日削/边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灾则寇/ 不在外 C. 而在内也 若军运劳于外/游惰耗于内/人力日削/边用日多/不幸有水旱之灾/则寇不 在外 D. 而在内也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分) (3 癸巳,与下文的“癸卯、甲辰”都是古人用天干地支结合表示的日期。 A. 辽,国名,是由古契丹国发展而来,曾与北宋并立,时常与中原发生争 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