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小常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2、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 奖励)与负强化 (撤消惩 24、 短时记忆 一般包括 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 罚) 之分。 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 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4、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 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 (1.1) 质就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 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 2、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 构。 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 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 15、 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 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 信息。 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 具有能够 同化新知识 的 25、 遗忘曲线研究表明, 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 适当的原有知识。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 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 16、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 现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 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而是知识的 处理和转换 。 势。 。(2.1) 17、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 26、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 4、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 引起和维持 个体的活动, 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 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 法则的 活动方式 。(7.1) 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7、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 与差异性。 (4.1) 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 5、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 18、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 了心智动作 (按阶段)形 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 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 成的理论。 的类型差异 。 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 28、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 6、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 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 识、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和附属内驱力。 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 三种主要成份。 19、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 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 7、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 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 (8.1) 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 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成败 29、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 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 经验 。 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 20、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 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 8、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 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 移等环节构成。 自己的 情感体验 ,如自 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 30、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 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 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 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 暴自弃等。 识 学生阅读领会. 9、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 (6.1)。 31、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 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21、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 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 自我调节 、自我追求等。 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 析疑和预测。 10、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 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 32、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 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 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 能力差异 。 22、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 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 11、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 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 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 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 迹衰退说 、干扰说、同化 (9.1) 习和 行为规范 学习三类。 说和动机说等。 33、 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 (3.1) 23、 所谓 变式 就是用 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 12、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 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 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 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 增加 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 结构问题。 反应 发生的概率。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 34、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 13、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 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

腾讯文库教育学心理学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