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之美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之美虚无的末世情绪 张爱玲小说具有很深切的人生悲剧感。人们喜欢用“苍凉”来概括她的悲剧意蕴。说她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但是,我觉得用张爱玲的另一句话概括更合适: 人生是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之美 虚无的末世情绪 张爱玲小说具有很深切的人生悲剧感。人们喜欢用“苍凉”来概括她的悲剧意 蕴。说她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但是,我觉得用张爱玲的另一句话概括更合适: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全在这句话里。 这是一种颓败、衰朽、毁灭、悲凉的末世情绪。一种巨大的虚无感 张爱玲在《传奇》《再版的话》中这样说:“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 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 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 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她看民间戏曲蹦蹦戏,引起的是这种荒凉感。 “拉胡琴的一开始调弦子,听着就有一种奇异的惨伤,风急天高的调子,夹着 嘶嘶的嘎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塞上的风,尖叫着为空虚所迫,无处可停 留。” 世界以无法抵抗的力量在毁灭,个人无能为力,无处停留。 这是张爱玲小说在境界上高于其他海派小说家的地方。这里,为读者留下了最 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进行最开阔的人生体验。 “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无常,比如,可以想到中国传统的虚无悲剧感。 “红楼梦”式的 一切都化为荒凉。《红楼梦》中的瘸腿老道的《好了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