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 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能力方面 2.: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影响。 二、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 用实践的能力。同时应用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实践中的问 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一首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蕴含了生物学知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经历了大火,这个生 态系统仍然复苏了。那么为了证明生态系统确实具有这样的稳定性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实验来 证明它。其中很著名的一个是美国的科学家们做的实验。 课件展示“生物圈II号”实验资料 【提问】八位科学家原打算在“生物圈II号”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 了?这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1.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二氧 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与建“生物圈II号”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氧气含 量由21%下降到14%。2.昆虫中除了白蚁、蟑螂和蝈蝈外基本死亡,食物链等营养结构联 系中断。3.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都灭绝了,粮食严重减产。 ……) 【讲述】: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工制作的生态系统都难以长期维持稳定,因此人类应当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