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蜜蜂引路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26 蜜蜂引路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以“找”字为线索,讲了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很有价值。全文共有

26 蜜蜂引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找”字为线索,讲了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 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很有 价值。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 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 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 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关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 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教学目标 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动脑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体会列宁的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 特点。能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 3认读生字:莫、斯、附、派、谈、讶;理解:附近、向导;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理解:常常、往常、果然。并能用“果然”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难点 : 1.能抓住描写列宁的动词,复述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课前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 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准生字的读音; ⑵想一想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⑶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1

腾讯文库二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