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可行性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可行性分析 一、校本课程研究动因及意义 东至三中是省级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完善管理方法,重塑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质量,基本上达到学生
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可行性分析 一、校本课程研究动因及意义 东至三中是省级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 结构,完善管理方法,重塑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质量,基本上达到学生满 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社会满意。但因城区另一所省示范高中办学历 史悠久,占有生源优势,我校处于夹缝之中。我们审时度势,决心突破重 围,在压力中挖掘动力,在困难中寻找希望。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应立足课堂45分钟上, 而45分钟的效率,取决于课堂之外的效能,也就是教学研究。将教师引 领到教育教学研究上来,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 有了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而能全面调动学校管理者、各 科教师广泛参与到研究中来,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课题自 然成为我们的首选动因。当然一切考虑的终极点还是学生。 如果说动因不算复杂,那么《东至三中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 评价研究》课题本身的具体意义就非常明晰。 1.落实新课改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 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特 别是校本教育课程的实施,不仅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