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在旗杆上的人》word版

这故事发生在一年前。也有人说,这故事还在发生……   天气阴湿,到处泛潮,家家水瓮的外表上流着亮光光的水汽,人们俗称是穿了"水裤子"。如果从入夏以来第一场雨算起来,那么这倒霉的雨水已经下了整整四十天了

这故事发生在一年前。也有人说,这故事还在发生…… 天气阴湿,到处泛潮,家家水瓮的外表上流着亮光光的水汽,人们俗称是穿 了"水裤子"。如果从入夏以来第一场雨算起来,那么这倒霉的雨水已经下了整整 四十天了。 这地区就是这么怪:干旱的时候,庄稼灰塌塌的全拧成了绳,地上一踩就冒 起一股烟;水满的时候呢,到处都积满了水,房檐的椽木全发了霉,长出了蘑菇。 现在,霏微的细雨像罗面一样,仍然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省委会派驻这个有 名的"红五月"农业社做试点工作的工作组长朱光,坐在窗前一张很高的太师椅上, 抬起眼睛向外面望了一望。原野一片混沌迷茫,没有一个人影,连鸟雀都不知躲 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还在雨里站着,淋得精湿。朱光 叹了一口气,心里十分忧愁,又感到无事可做,非常无聊,就自言自语地叨咕起 来了:"哼!雨!这该死的雨!要下到什么时候?"他想到庄稼会糟踏在地里,不觉打 了个冷颤,"唉,计划怎么完成呢?我对省委怎么负责任哪?" 房门开了,进来了一个披着湿漉漉的麻袋的青年,这是工作组的组员王玉琨。 "朱光同志,"他缩着精湿的身子,冷得颤着牙齿说,"我看咱们还是发动社 员们下地收割吧!" "什么,收割?"朱光惊讶地喊了起来,但他立刻又矜持地向窗外瞟了一眼, 最后又把眼睛盯在正被雨水冲刷着的玻璃窗上:"你看,外面什么样子?" 王玉琨没有挪动身子,也忘了把他那淋湿的麻袋取下来,就简单直接地解释 说:发动全体社员到地里去,首先把谷子割下来,或者是只把谷穗用小镰削下来; 因为谷穗已经有些变黑了,发霉了,同时还有一些粗大的谷穗已经不再下垂了; 这是因为籽粒在回缩。……然后再发动社员们在炙锅上烤干。 听完了这个新颖的建议,朱光沉思起来,他的焦急的眼光停在王玉琨的黑制 服上,因为那黑制服现在还顺着袖口和裤腿往下滴答雨水。 王玉琨忍耐不住,便急切地问: "您说我这主意到底行不行啊?" "哦,行不行?"朱光反剪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当然是个好主意。可是, 问题是,人不是比庄稼更重要吗?这样冷的天,又下着雨,要把人们淋病了怎么 办?又是秋季,再得了脑膜炎可怎么好?"说着,把王玉琨身上的湿麻袋拿了下来, 放在地上。

腾讯文库《爬在旗杆上的人》word版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爬在旗杆上的人》word版付费本文由贤阅文档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这故事发生在一年前。也有人说,这故事还在发生……天气阴湿,到处泛潮,家家水瓮的外表上流着亮光光的水汽,人们俗称是穿了"水裤子"。如果从入夏以来第一场雨算起来,那么这倒霉的雨水已经下了整整四十天了。这地区就是这么怪:干旱的时候,庄稼灰塌塌的全拧成了绳,地上一踩就冒起一股烟;水满的时候呢,到处都积满了水,房檐的椽木全发了霉,长出了蘑菇。现在,霏微的细雨像罗面一样,仍然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省委会派驻这个有名的"红五月"农业社做试点工作的工作组长朱光,坐在窗前一张很高的太师椅上,抬起眼睛向外面望了一望。原野一片混沌迷茫,没有一个人影,连鸟雀都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已经成熟等待收割的庄稼还在雨里站着,淋得精湿。朱光叹了一口气,心里十分忧愁,又感到无事可做,非常无聊,就自言自语地叨咕起来了:"哼!雨!这该死的雨!要下到什么时候?"他想到庄稼会糟踏在地里,不觉打了个冷颤,"唉,计划怎么完成呢?我对省委怎么负责任哪?"房门开了,进来了一个披着湿漉漉的麻袋的青年,这是工作组的组员王玉琨。"朱光同志,"他缩着精湿的身子,冷得颤着牙齿说,"我看咱们还是发动社员们下地收割吧!""什么,收割?"朱光惊讶地喊了起来,但他立刻又矜持地向窗外瞟了一眼,最后又把眼睛盯在正被雨水冲刷着的玻璃窗上:"你看,外面什么样子?"王玉琨没有挪动身子,也忘了把他那淋湿的麻袋取下来,就简单直接地解释说:发动全体社员到地里去,首先把谷子割下来,或者是只把谷穗用小镰削下来;因为谷穗已经有些变黑了,发霉了,同时还有一些粗大的谷穗已经不再下垂了;这是因为籽粒在回缩。……然后再发动社员们在炙锅上烤干。听完了这个新颖的建议,朱光沉思起来,他的焦急的眼光停在王玉琨的黑制服上,因为那黑制服现在还顺着袖口和裤腿往下滴答雨水。王玉琨忍耐不住,便急切地问:"您说我这主意到底行不行啊?""哦,行不行?"朱光反剪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当然是个好主意。可是,问题是,人不是比庄稼更重要吗?这样冷的天,又下着雨,要把人们淋病了怎么办?又是秋季,再得了脑膜炎可怎么好?"说着,把王玉琨身上的湿麻袋拿了下来,放在地上。
"是呀!可是光这样着急,会比到地里收割更好吗?社员们愁得吃不下饭去。有的人都要背着我们偷着到地里去了……""我看,等两天怎么样?要是天晴了呢?""要是不晴呢?那怎么办?"朱光又沉默了。"刚才,"王玉琨接着说:"我已经找了老耿同志,他说这种半死不活的天气,一时半时晴不了;这是一。再一说,天晴了更糟,马上也不能下地,太阳一晒,谷子就会反青,谷粒上就会发芽,到那时候,什么全完了。""那他怎么说?""他也说要干就及早下手。""要考虑……"朱光做着深思熟虑的样子,其实他已经暗暗同意了,装出考虑的样子,只不过是显得他事事都用脑筋,都关怀,这样,做出来的决议就显得更加郑重一些。"唔,那好吧。"他终于说了,"你立刻就去召集社务委员和生产队长到我这儿开会吧!"他又拉开门加了一句:"哎,你先把老耿叫来吧!"王玉琨的眼光忽然活泼了,亮了,抓起地上的湿麻袋,一溜烟地跑了。朱光望着这青年的背影,心里暗忖道:"该死!这主意___不是我想起来的呢?正在这时,板门又忽搭一下开了,进来了一个怒气冲冲的人。他穿着一件豆沙色的胶布雨衣,雨衣上满滚着亮晶晶的水珠;脚上穿着一双及膝的长统胶皮靴,样子很神气。他把雨衣脱下摔在椅背上。他那崭新的蓝丝光咔叽布的制服上斜挎着一只照相机。他是昨天才到这里来的一位省文化供应社幻灯制片部门的摄影记者,他们在前一天已经见过,朱光知道他的名字叫李震。"朱光同志,您看看这像什么话!简直叫人不能忍受!"他咆哮着,挥着拳头,把帽子抓下来,扔在桌上,露出了他那卸了顶的秃头。脸上稀疏的麻点显得更清楚了。"我是来工作,不是来受气!我真奇怪,像我们这一行的人到哪儿都吃香,谁不愿意给他扩大宣传?可是这位出名的耿社长就不!哼!您想想吧,这样下去我怎么能在四天里完成计划?哦,我还准备拍一张您的照片呢,您是工作组的___……我要拍一百__幅,可是……头一幅就碰了钉子!""到底是___呀?"朱光站起身来,和蔼地说。"___?哼!"李震摇动着他那细高条儿的身体,和朱光的矮小身体正成了一个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