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王兰庄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王兰庄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从历史深处递过来的灯——史学家郑樵伟大

在草堂的纸灯笼下,他对史学架构和纂述体例思忖于心,从漫漫无涯的史料中爬梳剔抉,从 2023 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王兰庄中学高二语文下 林林总总的文本建构中寻找话语的行踪。一切始于寂寞中的思索。山中的生活极其粗糙,装束和 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饮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1151年,郑樵续娶游氏为妻。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次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一个山林穷儒凭一己 之力构筑了中国史学上的一个神话。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1161年,郑樵五十八岁,二百卷《通志》终于抄写成书。前后历时三十年。十年为经旨之 从历史深处递过来的灯——史学家郑樵伟大的一生 学,三年为礼乐之学,三年为文字之学,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草木虫鱼之学,八九年为讨论 杨雪帆 之学、图谱之学。《通志》全书六百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又一部规模宏伟的纪 在莆田文化史上,郑樵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通志》,使他毫无争议地跻身于中国文化 传体史书。九月,郑樵最后一次离开夹漈草堂,进京献书。他没有再回来。1162年3月,郑樵一 的杰出创造者中间。他著述《通志》时居住的三间草堂,数百年来虽然隐没在广业里的茫茫群山 病不起,于当月初七宋高宗命进《通志》上殿之日,郁郁病逝于临安馆舍,政治乌托邦破灭了, 中,然而今天,它却是莆田文化地图上一条不可不提及的记忆之路。 郑樵归入真理,留下一部巨著和那个时代的一种心碎表情。 郑樵的父亲是个太学生,家世并不显赫。郑樵自幼在家读书,日诵万言,常攀藤到霞溪对岸 “破碎”是郑樵所处时代的特征。但在人生的碎裂声中,郑樵却奉献了一部完整的着作,并 的溪东书堂与从兄郑厚切磋学问,纵论天下大事。十四岁时,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郑厚一 将它置于中华文化的价值中间。郑樵在每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内,在史学、文字学、音韵学、目 起裹被负粮,到处借书求读。他走的是一条千百年来被车轮轧出来的坎坷土路。一阵雨过后,路 录学、校雠学、文献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另外,在氏族学,谥法知识乃至 就烂了--南北宋时一个读书人的生活就是这么一片泥泞。1119年父亲去世!1127年北宋沦亡! 音乐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成就。郑樵死后,《通志》书稿被朝廷秘阁搁置,直到一百三十年后 1128年,南宋朝廷恢复以诗赋经义取士。这一年郑樵25岁,深感入仕如海市蜃楼。他不愿 才得以刊印流传。 再下山应试。他从普天下排队求仕者的行列中走了出来,回到借书求读的游历路上。对郑樵来 为什么郑樵会成为郑樵?在见证了数百年沧桑的夹漈草堂上,对他的研究刚刚开始。今天, 说,这是一种生存态度。 当我们重新翻阅《通志》这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发现,这部书籍已被赋予了令人惊诧的长久性, 当时,莆田是全国藏书最盛之地。十年间,郑樵读遍了十几处藏书,进而搜尽图书。他的全 它是不朽的,它和作者将永远活在伟大的历史中。 部生活就是阅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路上。他以罕见的热情和高度的献身精神对待自己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信仰。他为书而活,这样的人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 () 1132年,郑樵在芗林寺旁筑修史堂,开始漫长的修史着书生涯。他写出《诗辩妄》等一系列 A.14岁立志读遍古今书,十年间他不停地阅读,这些阅读为他以后写《通志》打下了很好的基 着作,批判当时的儒学、经学,言词尖锐,给沉闷的中世纪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他的影响 础。 渐渐超出兴化郡和东南一带。显然他的世界在夹漈山之外。在修史上,郑樵极力反对空言着书, B.郑樵是从1132年开始修史的,并且筑了修史堂,由于他志不在求官,所以他有向朝廷请求经 主张从事实出发,让历史事实说话,因为历史是生动的实例和经验。 济上的支持。 1138年,他请求朝廷支持他撰写一部上自羲皇、下逮五代、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通史》未 C.郑樵曾经两次进京献书,第一次献书失败后,郑樵气愤难抑,自己封闭了修史堂;第二次献 准,就以布衣之身在夹漈山中尴尬地活着,“困穷之极,而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 书,终于获得高宗接见,命进《通志》上殿,但他病逝于临安馆舍。 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1143年至1147年间,四十岁的郑樵经历了弟亡妻丧幼子夭的惨 D.郑樵读书,不是读死书,能给学术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郑樵著书,同样重在创新,立志 痛的人生,仍不辍于著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148年,郑樵四十五岁,他又一次出现在行旅上。这回他徒步一千里,打算将140卷自著新 E.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郑樵伟大的一生,通过时间的跨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为写 书献给宋高宗。他在商贾云集、青楼林立的杭州等了近一年时间,最终希望落空。1150年,修史 《通志》的长久而艰难过程。 堂被官方查封。郑樵只好在夹漈山主峰侧一个必须穿过大片荒野林莽才能到达的虚谷中另筑三间 (2)郑樵“立志读尽古书”,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茅屋隐居,这就是着名的夹漈草堂。

腾讯文库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王兰庄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