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4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04261207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2)理解中国近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 (2)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 过程; (2)设计主题式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近代交通工具缓慢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从现实生活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历史经验与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 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重点 【】交通事业的发展; 难点 【】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主题式探究;情景教学;自主讨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导入 【】今昔对比:“远游学子故园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师】 远游的学子如何到达目的地并向家人及时报平安呢? 试想一下远游南方的诗人使用什么样的交通、通讯工具? 【生】 汽车、火车、电话、邮政、互联网; 木船、马车、书信等。 【师】 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和木船,若遇风雨,出行不便;通讯手段主要是文字书信。 两者均耗时,所以诗人不知归期。而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基本准时准点,所以学子能及时 报平安。 【师】 从古代到现代,我们深切感受到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与便利。那么这种变化始 自何时? 【生】 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社会。 【师过渡语】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火车与轮船、 汽车与飞机、电报与电话,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传入近代中国。当时的 中国政府由排斥逐渐转变为接受,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会性质,交通、通讯载体的引进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它们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的真 实写照。(横线处简单讲述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用表格归纳近代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并自主校对学习成果。 一、【课前学习】 通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利用PPT进行校对,明确重点基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