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 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 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展分析和计算,结果说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 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外表的电位分布均匀,进步平安程度,节省钢材 和施工费用。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 保人身和设备的平安,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 网上外表的电位分布。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5,7,10等间 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 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 的增加而加大。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kV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 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1.1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 图1是面积为190×170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一样的情况下,分别按 10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不等间距布置。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 密度分布曲线见图2。从图中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 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 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仅相差0.3%);对于中部导体③、④、⑤,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 网的泄漏电流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分别进步了9%,14%和15%。由此可见,不等间距 布置能增大中部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相应降低了边缘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使 得中部导体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2均匀土壤外表的电位分布 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能较大地改善外表电位分布,其 最大与最小网孔电位的相对差值不超过0.7%,使各网孔电位大致相等,而等间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