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立足文本特点 融入课堂练笔

立足文本特点 融入课堂练笔——三年级起始作文教学尝试【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

立足文本特点融入课堂练笔 —— 三年级起始作文教学尝试 【内容摘要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 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 的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 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不同年段的课文, 都是专家、名师的精挑细选之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而且语言生 动、规范,从布局到谋篇都独具匠心。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品味语言特点,模 仿练笔尤为重要。再则,揣摩布局谋篇,模仿作者是如何把人、事、物写具体生 动的。另外,把握课文体裁,尝试文体创作,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也能更好地 引导学生创作。总之,立足文本特点,融入课堂练笔,是三年级起始年段习作教 学的首选之措。立足课文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布局谋篇、体裁特征,引导学生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 】语言特点 布局谋篇 文本体裁 习作能力 【正 文】 “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那我们又该如何用好这些“例子”呢?课文的 学习不仅仅是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情感,重要的是抓住文本特点,有机渗透 习作练笔,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习作的范本,充分发挥文本对习作的指导作用, 立足文本特点,有机渗透随文练笔,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 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 现将结合教学案例阐述自己在起始习作教学中如何立足文本教材中的语言 特点、布局谋篇、体裁特征等进行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品味语言特点,模仿表达练笔 模仿习作是起始作文的首选方法。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科学地总结出学习语 文的一般过程“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巧,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 的实践才能养成。”他把学习的过程归结为“模仿→变化→创造”公式。 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是刚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段的结构以及语言 组织的能力显得很薄弱。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 片断。新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让学生把最精彩的片段积累起来,从中体

腾讯文库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