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
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五十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 2021 末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 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 间总是进行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择”。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 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文化全球 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保证 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 (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 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这种 特点的优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相比较西方社 会的“文化沙漠”更利于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 了人对精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 对理性精神的淡漠使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 然成了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 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强调 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 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 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 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