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背景材料】 一、让“背景”成为一景(胡延宁) 美国记者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背景材料’一词都用于表示那种为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 【背景材料】 一、让“背景”成为一景(胡延宁) 美国记者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背景材料’一词 都用于表示那种为读者完全理解一篇报道所需的事实信息。它从基本的信息,如新闻事件所 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等,一直到与此前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记者只要提 出正确的问题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获得的信息。” 我以为,这段话基本上回答了消息需要什么样的背景。 要使背景成为一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背景写精。在采访中要广泛占有背景材料,为写好背景做大量积累,然后抽取精 华。作者一定要弄清楚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是什么,这些 背后的新闻与刚发生的新闻构成了什么联系。这些都是“读者完全理解一篇报道所需要”的。 广泛占有并不等于全部写出,这时候,一定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仔细筛选,把那些在读 者理解报道时所必需的背景信息精选出来,再精练地写出来。这里讲的精,不仅仅是短,主 要指的是精华、精练。《参考消息》2003年9月26日刊登的一则新闻《美评估报告初步显 示——伊拉克没有违禁武器》中,背景介绍只有一句话:“认为伊拉克拥有非常规武器曾是 布什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含着讽刺,带着嘲笑,还有几分揭露。如果没有 这个精练的背景介绍,读者就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要跑到伊拉克去搞评估报告,以及美国和全 世界为什么都对这份评估报告如此关注。 二是把背景写准。背景材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一篇报道,说的都是“为什 么”,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如果连“为什么”都搞不清, 那就会为读者理解报道造成困难,甚至把读者引入理解的误区。比如说,关于中国载人航天 的新闻报道,正确的背景应该是中国要发展自己独立的航天工业,正当地参与国际太空竞争, 而西方一些新闻媒体却别有用心地将背景偷换为中国要发展太空军事,要成为军事强国,进 而鼓吹中国威胁论,以谬误的背景来误导受众。再比如,常见一些报道,移花接木,偷梁换 柱,把一个新闻背景改造后用于许多新闻报道。像一个连队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获得了军事 考核第一名这样的背景材料,就常被用于表明“军事训练好”“政治教育好”“后勤保障好” “支部建设好”等各方面情况,这种滥用背景材料的做法也是新闻背景不准确的一种表现。 三是把背景写活。把背景写活,首先要打破格式化。不要总是把背景放在消息的第2段, 也不要总是讲过去怎样怎样,以前如何如何,为了什么什么,这样就很难让背景活起来。《火 箭兵报》2002年9月6日一版头条刊登的消息《全军第一栋制式化士官家属楼落成》,把背 景材料放在了报道的最后:“士官家属临时来队住房难的问题是从xx年士官队伍扩大后急剧 出现的。作为高科技部队,第二炮兵士官编制人数相对较多,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士官家属 临时来队住房项目的启动,使二炮土官家属来队住房难的问题有望在‘十五’期间基本解决。” 介绍的都是实情,说的都是实话,看到的都是可信的信息,这样就使原本容易枯燥的背景材 料变得鲜活起来,并使其成为整篇报道一个有力的“豹尾”。 四是把背景写短。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地为了突出背景而故意抻长文章。因为背景毕竟是 背景,再亮丽也不可能成为主体,多了反而成为累赘。路透社2002年10月29日发出的一篇 电讯稿《美军只剩下一个总司令》,背景只有一句话:“国防部官员说,拉姆斯菲尔德考虑 这个问题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一句话背景至少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这项改革是美国国防 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搞的;这项改革经过慎重考虑。 五是把背景写散。把背景散于文章之中,就会不见背景而有背景,不写背景而成背景。 当然这种散要用信息连接,要有助于文章严谨,要形散,不能神散。我们所读到的许多国内

腾讯文库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