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浅析中国姓氏文化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析中国姓氏文化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 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 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 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 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 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龙、茶等与动物、 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 父。所以“姓”由“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古姓多与“女” 字相关,如“姬”“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 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 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大规模地 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的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 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 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 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 已无存在的必要。“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 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 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

腾讯文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