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思恩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思恩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思恩中学学年高三历史测试 2020-2021 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题含解析 ()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1. 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 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 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C C 4. 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 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题干材料“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表明决策失误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 有的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 没有反映出台谏言官地位的上升,故排除B项;“付之公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相互牵制,巩固了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皇权,故C项正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的相互牵制,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下降,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 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 C。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2.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 参考答案: 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D 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资 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本主义的寿命又得到了延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和材料中的“后工业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而和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美苏冷战推动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涉及资本主义而和“全球化”无关,选项 参考答案: 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 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提及1992年是中国人在隧道探索中看到了光亮,联系所学知识,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 了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项符合题意,正确。AC两项都出现在1978年,都与题意时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间不符,均排除。D项是开放,与题意中的“改革”不符,排除。故选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3. 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B. 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