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传播学下电视演讲的叙事说服策略
传播学下电视演讲的叙事说服策略 摘要:纵观《超级演说家》《我是演说家》等语言类节目的热门演讲,不难发现 其演说文本中采用了普通人视角和造境技巧。就演讲的说服效果而言,叙事内容 与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同样重要,在叙事张力曲线的作用下,传播学经典效果研 究提出的可信性效果、诉诸感情、乐队花车法等策略在演讲类节目的演说中有了 更新的阐释与应用。 关键词:演讲;说服;效果研究;叙事内容;叙事结构 《超级演说家》《我是演说家》等节目的兴起让演讲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对 演讲者来说,受众能否接受其传达的观点、信念,是衡量一场演讲是否成功的重 要标志。因此,掌握合适的叙事说服策略,对提升公共演讲的感染力、说服效果 尤为关键。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离不开充满记忆点的故事,这让演讲者在注重内 容的说服技巧之外,还需重视故事结构的编排,以期为受众造境,令其沉浸在故 事中,毫无防备地接受演讲者/叙述人的论点。《超级演说家》和《我是演说家》 的热门演讲提供了叙事说服策略的范本。 一、热门演讲的叙事共性 演讲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一人面对多人,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就 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意见、抒发感情,并且有宣传鼓动作用的一种社会实践 活动,①其主要分为告知型演讲和说服型演讲两种类型,《超级演说家》《我是 演说家》中选手发表的演讲属于后者范畴。说服伴随态度的改变,节目中,演讲 者向观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加强甚至改变观众原有态度、信念,并常用叙 事的方式来达成这一期望。(一)普通人视角:消解精英话语。兹韦坦•托多洛 夫把叙述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形态。说服型演讲试图向听者 展现演讲者对具体问题的权威从而引发听者信服,常采用全知视角谋篇布局,然 而这种“叙事者大于事物”的视角,多将演讲者摆在“上帝”的位置上审视一切, 理性客观、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易产生说教感。《超级演说家》《我是演说家》 两档节目的演讲者则打破了这一传统,他们以普通人的姿态登上舞台,将“我” 纳入叙事内容:崔万志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不抱怨,靠自己》中弱化服饰 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身份,着重讲述自己先天残疾却永不言弃的态度;陈铭在《超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