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三下《二月里来》
第十一讲 二月里来授课题目 二月里来授课类型小组课(3人一组)使用教材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集》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2)以自然声区为基础
第十一讲二月里来 授课题目 二月里来 授课类型 小组课(3人一组) 使用教材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集》 授课时间 2 课时 1 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2 ()以自然声区为基础,唱好中声区; 3 ()根据学生的实际,逐步拓展音域 1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建立良好的歌 唱状态,保持良好的歌唱习惯,注意以中声区 为基础,夯实中声区; 2 ()注意气息的运用与声区的统一,要求平稳连贯、过渡自然; 3 ()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歌曲演唱中解决咬字吐字 “” 的问题,特别啊母音的演唱是本曲的重点, 做到咬清字头、引长字腹、收准韵尾; 4 ()准确把握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 教材分析: 19393 歌曲《二月里来》塞克词、冼星海曲,作于年月。这是冼星海到延安后写的第 —— 一首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后来常作为独唱歌曲广泛演唱。它的旋律舒 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装饰音的作用,更增添了曲调秀美的 抒情色彩。全曲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但各句节奏安排均不相同。前两句以共 同的落音(徵音),构成起承呼应关系;第三句以两个连续的模进的切分节奏,上行的旋律, 以及不同的落音(角音)起着鲜明的转折作用;最后一句以再现的商音和转句的切分节奏, , 以及到达宫音等,起着合的作用使全曲完美地结束。听起来沁人心脾,使人仿佛可以闻到 解放区泥土的芳香和新鲜的空气。 教学内容(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1、哼鸣练习 321|321‖; m (深吸气、开喉咙,轻哼唱,音柔和) 2、1232|1-‖; 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