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

瀑布 教材分析 《瀑布》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叹之情。 全诗分三小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大而接连不断,既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 阵的风吹过松林”。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瀑布声音的特点逼真地再现于读者的耳畔,使人未见 其形,先闻其声。 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正面描写了瀑布的形态。第二小节写作者在远处看到的瀑布全景。由于观 察角度发生了变化,因而所观察到的景物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句, 形象的比喻勾勒出了瀑布形态的壮美,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之所以把瀑布比喻成一 道白银,是因为瀑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又白又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白耀眼的光芒。 第三小节描写了作者在瀑布的脚下仰望瀑布时的所见所感——“啊!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把瀑布比作是一座]是因为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许 一起,如同一座珍珠连缀起的屏风般晶莹美丽。一阵微风吹来,把珍珠的屏吹翻越远,把它吹得如 烟、如雾、如尘,人们的思绪也随风飘荡,从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这一小节中,作者 把景物描写与直抒胸臆结合,充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是作 者情不自禁地发出的感叹。 诗歌由远及近、从声音到形态,描写了庐山瀑布雄伟壮美的景色。本诗结构上有两条线。第一 条是观察点的变化:先在瀑布背面,只能听到瀑布的声音。再写瀑布景,只能是站在远处观望。最 后写“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显得格外高、格外大,诗人才有“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的 感叹。这一条线是移步换景的写法。第二人情感的变化:不见其形、只闻其声时,诗人怀着惊喜的 心情谛听。“望见瀑布全身时,诗人为瀑布的壮美发出赞叹:连用一个叹词“啊”和两个叹号表达 这种心情。仰望瀑布时,无论诗人是高声赞美(第三节前两句)还是浅唱低吟(第三节后两句),都可 以看出诗人是完全陶醉其中了。 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在这首诗中,作者又运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 眼中的庐山瀑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腾讯文库二年级语文下册瀑布教材分析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