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附公报全文
专家学者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附公报全文)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
专家学者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附公报全文)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 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科大新闻网特选辑有关专家学者关 于“十三五规划”和“公报”的解读,以帮助我校师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杨宜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会议公报指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 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就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指出,回顾历次五年发展规 划,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立足于民生改善。可以预见,“十三五”规划 会将民生问题的关注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未来五年民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应该 得到极大改善。 杨宜勇分析,“十三五规划”是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下制定的首个 五年规划,必须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历史 转折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民生将成202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本届规划的最终目标, 必须全面实现,虽然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难度,但是我们要知难 而进,不折不扣地实现目标。”。 谈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杨宜勇认为,落实“十三五”规划,不仅是各 级政府的责任,也与每个公民、每个企业的密不可分的,我们要激发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热情,振奋全民精神,一起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劲。他认 为,“十三五”期间,民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应该得到极大改善,备受公众关注的 义务教育、延迟退休、生育政策、房产税等问题,都将成为改善和发展民生的重 要着力点。 郑承军:公报的“四个关键词” 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认为,通过公报可以看到中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愿景和蓝图,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纲 领主张和战略意图,可以看到未来五年我国各项工作重点和施政措施。他指出, 通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不难发现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本届新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为, 我们处于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间点,即中国共产党完成十八大确立的2024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期。在“四个全面”的总览全局下,对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确保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不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