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山不老》教学反思案例
关于《青山不老》教学反思案例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绿化山野,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
关于《青山不老》教学反思案例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 件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植树造林,绿化山野,用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额人生 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先描写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 观,展示了一副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接着作者从两方 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 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以就在如此险 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经创造了这块 绿洲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想象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语气、 心情会怎样?再找找出表达老人年纪的语句,想象老人的形象。学生 通过读句子想象,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岁月痕迹、手上长满老 茧的晋西北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我让学生找找如此年迈的老 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通过找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学生深 深地感受到一个八旬老人创造的奇迹令人敬仰。然后马上组织学生 找一找老人再怎样的环境中创造出了这片奇迹。在交流中插入晋西 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 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此时再读就在如此 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 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拟 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 解。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 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