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
科技发展经济是现今各国的共识,排除C;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科技含金量最高的一项奖项,秉持公 福建省泉州市高级中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 开公正的原则只对对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颁发诺贝尔奖,这显然不受美国操控,排除D。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3. 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 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 根据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 1. 1871“” 下( ) 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 “”“”“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 ”“”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上述材料表明: “” 参考答案: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来苏联签订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华沙条约军事集团,与1949年成立的北约 参考答案: 集团一起构成了战后的两极,两极格局形成。故选B。A项错误,苏联华约是在1955年成立的,但是 D 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成立的;C项是在1947年开始的;D项是在1955年分裂的,但是不是华约 2. 下表为20世纪不同时段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人数统计表 成立的最主要的影响。 考点:两极格局的成立 国别 1901—1925年 1926—1950年 1951—1975年 1976—1999年 点评:战国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美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妄图称霸世界,苏联也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 围,二者的意识形态冲突越来越严重,冷战兴起。美苏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两极格局 美国 3人 26人 69人 95人 产生。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就是由两极格局到两极格局下多极化局势的出现,最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 德国 22人 25人 10人 13人 结束的过程。 4.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是秦亡汉兴的原因之一。这反映了汉武帝实 英国 11人 18人 27人 9人 行 A.开明的文化政策 法国 12人 5人 5人 5人 B.相对自由的文化政策 C.相对温和的文化政策 这表明美国 D.严厉的文化政策 A.逐渐成科技中心 参考答案: B.主导资本主义世界 C C.利用科技发展经济 5.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D.操纵诺贝尔奖评奖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参考答案: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A C.破坏了社会的秩序 【详解】材料表明美国的顶尖科技人才不断增加,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拉开差距,这说明美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科技中心,故选A。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是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参考答案: 的,仅从顶级科技人员的增加,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表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且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