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有效遏止高校师德失范行为的思考论文

有效遏止高校师德失范行为的思考论文【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它处在更大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中,这些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本文试图把教师放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对现阶段高校师德

有效遏止高校师德失范行为的思考论文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它处在更大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 中,这些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本文试图把教师放在社会生 态环境中,对现阶段高校师德失范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遏止师德失范 行为、提升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失范行为生态环境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从教数十余年,始终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颗草 去”的高尚情怀,用自己的德育行为,诠释了他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的不懈追求。 十七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当前师德风范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在 新一轮解放思想教育活动中,如何解放思想、探索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新途径,这 对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导致师德失范的生态环境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教育学 不拒绝生态学。教育、教学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过程。”。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因子在系统结构中的运行,都与其相 关因子紧密联系,都与其结构状态和周围环境紧密联系。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在 生态系统关系链中,既相对独立,又不完全孤立,其运行和发展,必然受到它所 处的各类环境因子的制约和影响。 1.“世风无范”是导致师德失范的社会根源 教师作为社会个体,他首先受到社会观念意识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教师的职业道德属于教师意识范畴,每个历史时期的教师职业意识都摆脱不 了这一时期社会存在这一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体制混变”和“观念混 变”阶段。体制混变致使社会个体在面临与解决特定问题时陷入无章可循、有章 难依或随意择章的“无范”境地;而在“观念混变”状态中,衡量观念的是非标 准或优劣尺度模糊不清,往往造成价值观念多元化,缺乏公众认同的社会主流价 值观,缺乏权威的社会道德理想,致使社会成员感到困惑和迷惘,产生选择困难, 对事物产生错误评价,做出失范行为。高校师德失范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的一种社 1

腾讯文库精编有效遏止高校师德失范行为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