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导学案设计
民勤县蔡旗中学导学案 班级 姓名 ( )组( )号 导学案编号:9YW下-15-01(总018)课题15、《枣儿》课型新 授主备李星上课教师 张玉芳
2、 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民勤县蔡旗中学导学案 9YW-15-01018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下(总) 课题 课型 新授 15 、《枣儿》 、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3 主备 李星 上课教师 张玉芳卢晓燕李星 审核 1 、了解作者作品,识记竹匾、蓦然、囫囵吞枣等重点词语。 2 、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 学习 (二)理解剧中的象征意义 3 、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学习难点】 目标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2、“枣儿”象征着什么?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1、 了解作者作品 3、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2、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识记积累。 (1)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竹匾()掸去()囫囵()()咀嚼()() 蓦然()翘首()踌躇()()喃喃自语()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3、解释下列词语。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踌躇:蓦然: (2)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蹑手蹑脚: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囫囵吞枣: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 (3) 【课堂学习设计】 一、板演展示,检查预习 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朗读课文,概括剧情。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想想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四、精读课文,合作释疑 (一)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达标检测,反馈效果 六、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1?? 课后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