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1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1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体会父爱与母爱,学会艺术地爱,努力做一个成熟的人。2、在筛选信息、梳理结构的基础上准确解读文本。3、学会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1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体会父爱与母爱,学会艺术地爱,努力做一个成熟的人。 2、在筛选信息、梳理结构的基础上准确解读文本。 3、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难点: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三、教学方法 点拨法、问题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 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 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 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 爱》。 (二)、作者简介 艾瑞克•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 有影响力。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心理分析和宗教》、《被遗忘 的语言》等。 (二)、文本分析 ①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②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 ③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 (三)、问题探究 1、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 年龄段特征 刚出生阶段无被爱的意识 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用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成熟时期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