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高二(下)段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L2022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高二(下)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
202L2022 学年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中高二(下)段 考语文试卷 96().0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 主题的 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嘱目, 特别是音乐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 愁是……”与“在这 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 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 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而“一枚” “一张” “一方” “一 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 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 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 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 索了通 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 在这个意义上, 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 的所有 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 区别了。而中 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 诗好写,这是因为他 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 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 讲究语 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 倡导现代的散 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 又能充分体现汉语 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 笑的疑 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 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静能生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谈到“静以修身”“学须静也”;梁 武帝 萧衍在《净业赋》中说:“有动则心垢,有静则心净。”在某些学子心中,“静” 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