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摘要: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最终将引发教育质量下降。本文重点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 摘要: 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最终将引发教育质量下降。本文重点探讨教师职业 倦怠的成因与对策,以期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职业 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 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 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 和冷漠。 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据 “2005年 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6%的教师经历轻微的 工作倦怠;58.5%的教师经历中度的工作倦怠;29%的教师经历轻微的工作倦怠。教师的职业 倦怠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就教师个体而言,首先,职 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其次,职业倦怠会使教师减少教学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另外,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就教育而言,职业倦怠是成为导致教师厌教、教育 水平不高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最终将引发教育质量下降。因此,教师职业倦怠问 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进行探索,以其对教 师职业发展有所助益。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但就其共同的方面来分析,主要有学校、 社会、教师自身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1.工作时间过长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工作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一般职工平均工 作时间多1.67小时,睡眠时间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从现实来看,目前中小学 教师的工作时间要多于9.67小时。尤其是考试学科的教师,承受着考试和升学的巨大压力, 为了适应考试的要求不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备课、补课、甚至抢课,正常的8小时工 作已不足以满足“考试”大任的需要,教师们就牺牲节假日、正常的休息、娱乐时间。日复 一日的不停劳作,怎能不倦怠。 2.管理制度僵化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制度中的偏差现象一直困扰着教师的职业发展。有的学校实行严格的“教 师坐班制”,并实行刚性的监督管理,许多教师感到身心疲劳、极度压抑,创造激情受到了 极大的挤压,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践踏。有的学校采用“末位淘汰制”、“转岗制”、“待

腾讯文库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