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 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加了“内环境与稳

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 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第一 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加了 “内环境与稳态”一节。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 念,尤其是稳态概念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一个基本 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增加这一 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因学生准备知识不足,难以充分理解稳态的本质内 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 ?1 增加“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的发现史 ?“内环境与稳态”概念的发现史,对于学生理解内环境与稳态概念 的本质及意义有一定帮助。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伯尔纳 (Claude Bernard)发现,一切生命组织都有一个奇妙的共性,这 就是它们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在外界环境发生改 变的时候,能够保持稳定不变。伯尔纳认为:“内环境恒定是机体 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所有生命机制不论如何变化都只 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内环境中保持生命条件的稳定。”他的这些观 点在50年后被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进一步完善和发 展。坎农认为:内环境并不是处于一种静止的、固定不变的状态, 而是处于一种可变的、可动的相对稳定状态,并且用稳态 (homeostasis)这一术语概括。在教学中增加这些内容,将有助于 学生理解稳态概念提出的前提条件,理解稳态概念的动态实质,在 有所铺垫的前提下进一步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涵,将有利于 学生有意义学习。

腾讯文库对“内环境与稳态”一节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