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成案
《爱莲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班级____ 姓名___ ____ 小组_ __ 评价____ 教师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目标 1、知
2015228 北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案)编辑者:孙凤国审核者:张英艳年月日 《》导学案 爱莲说 (第一课时) 2、关于“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情感。 ,写 班级____ 姓名___ ____ 小组_ __ 评价____ 法十分灵活,可以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教师寄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学习目标 3、相关背景 1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本文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年)擢升为南康太守时写下的。 2 、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春夏 3 、情感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 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 的《爱莲说》。 学习难点 衬托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4、 :为了,这种“烘 理解文章的主旨。 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使之形象鲜明,给 课件、课文诵读 教学资源 人以深刻的感受。 30 (早读分钟) 预习提示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 1. 了解说这种体裁的特点。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 2. 掌握生字读音,读准节奏、语调,准确翻译课文。 「更好的」。 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1) 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预习检测 ()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 《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1、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 “说”是古代一种 的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 2、 衬托「好的」。 道理。 (2) 例子: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3、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 以年纪小衬托志向大。 周敦颐( )甚蕃( )淤泥( )濯( )清涟( ) (3) 例子: 不蔓不枝( )亵玩( )鲜有闻( )噫( )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 ...—— 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 知识链接 燕》高尔基 1、作家简介 ()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 溪先生”。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对宋、明两朝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谥号“元 5、主要内容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这是一篇的小品文(作者借写莲“出淤泥而不染 公”,故又称周元公,主要著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的品格,在莲的的形象中寄托作者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 送一你句话:Page 1of 4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2015年第 个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