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核舟记》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核舟记》【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重点)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难点)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
《核舟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重点) 【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难点)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知识链接 【】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 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 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 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 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代作 家,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 合作探究 【】 1、 给加点字注音:器皿()罔()贻()二黍()篛()篷 石青糁()之峨冠()髯()不属()诎()椎()髻()壬() 戌()一楫()八分有()奇()篆()章 2、释词、译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 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释词:奇巧奇巧人以径寸木 为器皿罔不因象 尝贻盖……云泛 译句: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 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释词:有奇可许轩敞 篛篷徐兴石青糁之 译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