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1)(1)
笔试考试复习范围为:一、 名词解释:(15% (15题考5题)1、 决策:就是人们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挑选出一种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2、 模型:就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本质属性
笔试考试复习范围为: 15% (155 一、名词解释:(题考题) 1 、决策:就是人们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挑选出一种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2 、模型:就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本质属性的简化表示。 3 、数据获取:从其他文件中导入数据、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或从网络等获得的数据过程。 4 、数据透视表: 是一种交互式的表,可以进行某些计算,如 求和、计数、求平均值、查找最大值与最小 值等。所 进行的计算与数据跟数据透视表中的排列有关。 5 、经济订货量:是指在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使企业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订货成本、存 Qo=V 2kD/h 储成本等)最低的每次订货批量。(计算公式) 6 、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订购货物而支出的各种费用,包括办公费、差旅费、采购人员工资、电话通信 费、邮费 等。 7NPV 、净现值:指投资方案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折现之后与原投资额现值的差额。 ( 8IRR) 、内部报酬率:是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实际上反应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 ( 9(p)- 、单位边际贡献:是指每销售一件产品所获得的毛利,即边际贡献除以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 。 v) 位变动成本 ( 10=*(R)- 、边际贡献: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量=销售收入变 动 。 (V) 成本 11 、盈亏平衡点:也称保本点,企业在销售一种产品时,使产品的销售刚好达到“不盈不亏”状态的临界 销售量。 12 、时间序列:财经管理中有很多数据都带有时间性特征,即它是随时间变化的。这些数据在不同的时间 点上具有不同的值,这些不同时间点上的数据如果按照时间点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时间序 列。 13 、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同一面额的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年)就有不同的价值。 14 、现金流入:是整个投资及其回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现金收入 15 、现金流出:是整个投资及其回收过程中发生的实际的现金支出 25% 5 二、简答题:((考个) 1. 什么是决策?决策问题可分为几类?各为什么? 答:所谓决策,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挑选出一种方案并 加以实施的 过程。决策问题可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 2. 什么是模型?模型可分为几类?各为什么? 答:模型就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本质属性的简化表示。模型可分为三类:物理模型、模拟模型、数学模 型。其中。其中数学模型又称为定量模型,是在显示系统中将各种本质属性量化后,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系 统中各种变 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3. 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财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作为新一代的财财经理人员,物流其业务分工如何,都应该具有以下业务能力和素质: ① 应该具有对于信息的明确认识,充分认识信息是财经管理过程中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对于企业获得 竞争优势 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