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第十六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第十六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苏省镇江市第十六中学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A. 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B. 当今社会,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C. 一批饱学之士总是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浩如烟海、门类繁杂的中国文化的工作。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D. 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 A. 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 B. 文章前两段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 C. 文章结尾处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这样写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解决 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 这些问题。 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 D. 文章第二段对比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包含了对二者的褒贬评价。 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 A. 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一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 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 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 B. 之所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个成功范例,关键是因为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 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 C. 晚清至20世纪,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的事实,增加了中国 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 文化传统中关键问题的复杂程度。 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 D. 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 具体例证。 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 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 1. B2. C3. A 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 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中国 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 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有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 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 种古老的礼仪”。 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 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 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 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 为已然。C项,“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有误,见原文最后一句话“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 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 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 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