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二打印版
2023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二- 内容解读.交代与信缘由。第一部分(第1段):文章开头,作者以冷静的口吻、客观的态度准备回答巴特勒 急切想要了解的问题,
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二 20238 -内容解读 1 .交代与信缘由。 第一部分(第段):文章开头,作者以冷静的口吻、客观的态度准备回答巴特勒 急切想要 1 了解的问题,即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显 然,这里用“赞誉” 表现出雨果对巴特勒这一意图的嘲讽,但又恰到好处地借用它来表 达自己对圆明园、对东方艺术的 赞美及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对英法联军罪行的愤恨之情。 “赞誉”一词,褒义贬用,贯串全文,为这封信奠定了感情基调。 2 .热情赞美与强烈谴责。 第二部分(第段):热情地赞美了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 军的罪恶行 2-9 径。这是全文的核心。作者通过对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的描绘、赞扬,激发 了人们对圆明园的美好 遐思和幻想。然后,强烈地谴责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把他们劫 掠并焚毁圆明园的强盗嘴脸刻画得 淋漓尽致。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段):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调、丰富奇妙的想象、恰当妥帖的对 比、华丽优 2-3 美的辞藻来赞美人世间这座空前绝后的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并告 诉人们,圆明园属于各 国人民,也属于全人类。 首先,作者十分中肯地赞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 圆明园。” 接着,将这一“世界奇迹”和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作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 术价值。 然后,作者乂指出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的不同。巴特农神庙仅仅是“一件作品”, 圆明园则不 同,它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西方艺术的典范巴特农神庙都无 法与圆明园相比,显然 在作者的心目中,圆明园这一东方艺术的奇迹是任何辉煌灿烂的 艺术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之后, 作者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思绪的闸门开启,他连 续运用了几个祈使句,把读者带入规模巨大、神 奇美妙的圆明园中,圆明园的恢宏气势、 富丽堂皇顷刻跃然纸.匕 作者没有对圆明园中的任何一座 建筑物加以具体描绘,而是用 墨如泼地渲染圆明园的“规模巨大”,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 “言语无法形容的 建筑”。这样描写,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这一 “幻想的”“规模巨大”的建 筑由衷的 赞美之情,也更能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遐想。 提示:朗读时语速稍快,用冷峻、嘲讽的语气,读出激愤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