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版]
第一篇: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篇: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0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到年,基本建立覆 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 “” 保障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制度相互衔接、政策相互支撑、工作相互促进的大社保社会保障体系。 “” 一、大社保宝鸡模式的提出与特点 “”14.6% 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综合实力在西部中等城市前 4“” 移位,步入了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中等发达地区迈进的转折期。在经济快速发展、做大蛋糕的同时, 2006 我市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从年开始,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探索创新,从群众最 关注的就业、医疗、入学、住房、养老等方面入手,根据城乡不同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对全市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进行总体设计、超前规划、分步推进、逐步扩大,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以大保障构建大和谐, “”46 初步构建起了具有宝鸡特色的大社保社会保障模式,宝鸡社会保障水平已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位, 先后受到国务院、国家部、委和省政府表彰。 12006 、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从年起,我市瞄准中省社会保障制度的空档,不断完善制度设计, 系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各项保障政策全面覆盖。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 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工伤 保险市级统筹,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 贫困大学生和低保家庭高中学生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补助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 民、一整套相对完善和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 23000 、就业创业体系逐步健全。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就 “” 业、创业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带动创业。在全国打响了宝鸡技工品牌,每年创业 116 培训万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超过万人,向全国输出各类技能人才超过万人,形成了全国性的技能 20105.952.7 型人才市场。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 1273.76 % 移就业总人数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

![大社保宝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hjEVPiUA7dguHMFGkKTD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