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2024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版 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
2024年(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冀教 版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都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透出了志愿军和 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文 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同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的情景。这三个 段落写法大体相同,都是先讲送别时说的话,再回忆深厚的情谊,最后赞美深厚的感情。同 时,这三个自然段都以反问句结尾,避免了表达上的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 得淋漓尽致。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 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 妮忘怀?不,永远不会。”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 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 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 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 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 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 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 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 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 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 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 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 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 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 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