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策略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策略教学建议和案例.文史结合,相互促进案例1导入学生活动设计展示从古到今学者文人对江南的描写(要考虑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适当进行翻译):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策略 教学建议和案例 1 .文史结合,相互促进 案例导入学生活动设计 1 展示从古到今学者文人对江南的描写(要考虑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适当进行翻译): “楚 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西汉]司马迁: 《史 记•货殖列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 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 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江浙皆《禹贡》扬州之域,所谓天下财赋奥区也。其地形,苏则有南北之殊,而皆滨 海 贯江,山水平远,湖沼萦涧;浙则山水清幽,邻赣闽者,亦复深秀。”(当代人汪辟疆) 比较 从汉朝到近代对江南的描述有何不同,思考江南地区由“多贫”到“财赋奥区” 的原因,从而 引出新课。 2 .前后联系,找出因果 案例关于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分析 2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南北地区在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魏晋南北朝 经济发展 秦汉 遭受破坏、萧条 表现 经济发达 北方 战乱频繁 原因 国家统一、政策保证、科技进步 得到开发 表现 生产落后 南方 北方人民南迁 战乱少、社会安定 原因 地广人稀、技术落后 自然条件优越 从表中总结地区经济发展所需条件。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生产技术

腾讯文库【教学建议】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