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答案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答案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材料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答案 《经学文本的演变》阅读材料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 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 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处于 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 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 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 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 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日《五经 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五经 正义》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 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 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 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 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