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80年代行政改革的异同

中苏80年代行政改革的异同[摘要]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80 中苏年代行政改革异同卢学骏 中苏80年代行政改革的异同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摘要] 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经验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实行经济改革,对内搞活、 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新一 届苏共中央总书记。上任伊始,他也举起了改革的大旗,在全国各地宣扬改革理论,引导苏联走上 改革之路。中苏两国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跟上时 代的步伐。但是,两个有着如此多共同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苏联的戈 尔巴乔夫改革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成功令中国的经济腾飞,使中国这只 沉睡的东方雄狮开始醒觉。 中国;苏联;行政改革 [关键词]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 历史时期。1978年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经验和国际形势的基础 上,作出了实行经济改革,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序幕。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上任伊始,他 也举起了改革的大旗,在全国各地宣扬改革理论,引导苏联走上改革之路。中苏两国 的改革,都是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起步的,改革之前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 体制有它的历史由来,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时代的前进,它 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除上述外,中苏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点。70 年代末期,中国刚刚从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摆脱出来,国民经济十分脆弱,近十亿 人民还在为温饱而奋斗。而苏联则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和发展重 工业,造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严重落后的畸形经济结构。消费品生产 严重落后,市场供应紧张,成为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问 题。因而,中苏两国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尽快发展经济,改善人民 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两个有着如此多共同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有着 截然不同的命运!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中国邓小平的改革 开放成功令中国的经济腾飞,使中国这只沉睡的东方雄狮开始醒觉。究竟是为什么导 1

腾讯文库中苏80年代行政改革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