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设计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设计课题伯牙绝弦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内容,感知文本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相知相惜的情谊。本课教学设计,重点抓住
25 伯牙绝弦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伯牙绝弦 课型 新授课 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内 容,感知文本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相知相惜的情谊。本课教学设计,重点抓住相知前所苦, 设计说明 相知时所喜,相别时所哀来让学生体会俞伯牙、钟子期相知的情谊,并引领学生充分表达 内心所感,获得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的情感经历。最后,通过教学拓展,引领学生走出文 本,在思维冲突中交流讨论,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用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课件、乐曲《高山流水》、课外拓展相关资料。(教师) 课前准备 2.搜集伯牙与钟子期的相关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学生观察图画,明确:俯首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课文插 学生在辨别人物说依据的 弹琴的人是伯牙,站立倾听的 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辨别 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 人是钟子期。因为:伯牙善鼓 一、插图引入,感知 人物,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也可以结合课前搜集到的 琴,钟子期善听。 人物(5) 用时:分钟 2.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 “ 资料,只要明确伯牙善 2.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资料交流《高山流水》《伯牙 ” 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全班同学相互补充,重点说说 绝弦》等故事。 就行。 《伯牙绝弦》的故事。 1.课件出示学生曾经学过的 1.学生回忆并交流:把字音读 1. 本文是学生第二次学习 文言文《杨氏父子》,复习: 准,把课文读通;借助注释, 的文言文,教师要给予学 你是怎样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一句 生充分的时间回忆以前的 2.引导学生根据师生共同总 话的意思;读懂整篇课文。 学习方法,以旧引新,实 结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展开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 现知识的迁移。 小组学习。 不能弄懂的词句可以请老师 2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下 3.组织学生展开自学检测活 帮忙。 提示读出本文的节奏和韵 动: 3.学生汇报: 律: (1)指名朗读课文,检测字音 (1)大声朗读课文,一要读准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二、小组合作,自主 认读情况,纠正错误字音。 字音,二要读通句子。 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学文(25) 用时:分钟 (2)引导学生尝试读出文言文 (2)学生试读,请同学提一提 “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的节奏。 建议,再试读。 //”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根据 (3)认真倾听教师的范读,圈 “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教师的朗读改进自己试读时 画与自己朗读不一样之处,再 //”/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的节奏和韵律。 次练习,必要时请老师帮忙指 / 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4)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借助 导。 ///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工具书或者师生的帮助进一 (4)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不理 ///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 步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解的词语,再对照书下注释说 鼓。 (5)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用自 一说每一句话的大致意思。 3 .在讲故事这一环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