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我们的原则是:既依靠集体教育个人,又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 看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我们的原则是:既依靠集体教育个人,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推动集体的前 进”。由此可见,个别教育是学校班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个别教育并不等同于做差生的工作,它除了包括做后 进生的工作之外,还包括做优秀生和中间生的工作。这就是说,个别教育要面向 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及思想实际,以崇高的道德准则 启迪学生,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一、给道理,使优秀生明辨是非曲直 优秀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聪明勤奋,热爱集体,荣誉感强。但 常言道:响鼓还得重锤敲。学生的成长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 的。因此,对于优秀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产生思想偏差,如自 傲自负、爱慕虚荣;只爱接受赞扬不能容忍批评;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和调适 能力很弱。 二、给信心,使中间生增强进取的勇气 中间生是班级成员的大多数,他们居于班级的中游地位,往往表现平平常 常,不引人注意。然而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中间生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这部分学 生表现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非智 力因素方面的缺陷又很容易使他们“不进则退”。因此,对于中间生,班主任切 忌采取无情的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而应该从抓好对中间生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入手,促使他们向优秀转化,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班级向前迈进的目的。 首先,班主任要自觉地强化中间生意识,了解掌握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 个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帮助他们制定前进的措施,并注重培养他们对自 身前途的希望与信心。其次,班主任应做到合理引导中间生,针对他们的个人兴 趣、爱好及其特有的知识、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的组织 带头人,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树立信心,不断增强进取的勇气。 三、给情感,满足后进生对爱的需要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良或思想品德和学习双差的学生。这部分学 生占班级人数比例虽小,但能量很大,如果不重点教育,不仅会导致其自身的堕 落,还会影响他人的进步,甚至阻碍班级和学校工作的全面正常开展。要教育好 后进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差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自卑、孤僻,由此 产生的心理需要会更多,如挨批评时需要尊重,受处分时需要宽容,处困难时需要 帮助,有苦恼时需要解脱,得进步时需要赞扬……可以说,后进生出现不良品德行 为,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真正的关怀和帮助有关。因此, 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要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与价值,尽量用关爱、 信任、赞许的态度去激发他们被自卑感所掩盖的潜在的自尊心,鼓励其上进的信 心。 当然,在师生情感交融过程中,要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前进目 标和计划,以及落实计划的具体措施,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让后进生获得 成功的愉悦体验。另外,班主任还要善于运用角色转换策略,改进后进生的低动 机、低期望的状况,增强他们的人生价值感悟和成就动机,使其树立自尊、自信 等积极向上的信念,提高其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