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二高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再加足量的稀硝酸,仍有沉淀存在的是( ) A.KCO、BaCl B.NaOH、CuSO 2324 C.AgNO、NaCl D.NaCO、CaCl 3232 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 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B、浓硫酸的脱水性 C、浓硝酸的不稳定 D、浓盐酸的挥发性 4.图4-5A处通入Cl,当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 2 时,C处湿润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是( ) 图4-5 A.浓HSO B.NaOH溶液 C.水 D.饱和食盐水 24 5.下列变化中:①合成氨,②闪电固氮,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按氮元素被氧化、被 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6.下列有关NaCO和NaH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33 A.热稳定性:NaCO<NaHCO 233 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CO<NaHCO 233 C.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的质量相等 2 -1 D.取1 mol·L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溶液颜色较深的是NaCO溶液 23 7.下列反应中得不到SO气体的是( ) 2 A.NaSO固体+浓HSO B.一定条件下SO分解 23243 C.NaSO固体+浓HNO D.燃烧硫 233 8.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Na、NaO ②AlCl、Al(OH) ③Cl、FeCl ④S、SO 23323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 具有漂白性的是( ) 2 A.SO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 2 B.SO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2 C.SO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2 D.SO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2 10.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腾讯文库河南省信阳市二高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