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数学1.3.2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2015高中数学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1 【教学设计】 1.学情调查,情景导入 情景1:生活中,哪些几何图形体现着对称美? 情景2:我们学过的函数图象中有没有体现着对称的美呢? 情景3:引导学生从对称角度将所说的函数图象进行分类比较。 2.问题展示,合作探究 问题1: 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函数的图像通过求值观察并总结出规律。 (设计这个问题有这样的目的:通过直观图像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出规律一是从图象的角 度作出判断;二是从“数的方面”论证概念创设教学情景.) 问题2:“能不能从函数解析式的角度来描述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如果能,该怎么解 决? 学生会选取很多的x的值,得到结论。追问:这些x的值能不能代表所有x呢? 借助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代数式推导,再次得出结论f(-x)=-f(x).(强调x是定 义域内任意值,帮助学生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用数学符号表示奇函数的严格定义。 问题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偶函数的认识。(从形和数两方面) 问题5:结合课本中的材料,仿照奇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独立去建立偶函数的 概念。 3.归纳概括,精致概念 (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如何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意识,只是不太确定。) 问题6:通过具体例题的判断总结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一来是为学生强调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二来强调判断函数 奇偶性的一个先决条件:“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问题6:在学习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中有哪些几个注意的地方? 问题7:我们经历了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概念的学习过程,谈谈你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 (引导学生进一步精致所学概念:认识单调性、奇偶性都是描述函数整体特征的,都必 须在整个定义域范围内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对定义中“任意”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函数 图象是函数性质的直观载体;) 最后布置思考题:1、当____时一次函数f(x)=ax+b(a≠0)是奇函数 2、当____ 时二次函数f(x)=ax2+bx+c(a≠0)是偶函数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