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中期报告:研究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机制。研究计划:选取常用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和厄洛替尼,建立小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的中期 报告 中期报告: 研究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机制。 研究计划:选取常用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奥 沙利铂和厄洛替尼,建立小鼠模型,观察药物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并 探究其机制。 研究方法: 1.小鼠模型的建立:选用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 别注射5-FU、奥沙利铂、厄洛替尼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 只。每只小鼠注射相应的药物剂量,每周2次,连续4周。 2.肝功能测定:每周从每只小鼠提取血样,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 (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总胆红素 (TBIL)的含量,评估肝功能。 3.病理学检查:每周从每组小鼠中献死1只,取出肝脏组织,用HE 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变化。 4.分子生物学检测:从病理检查中确定有变化的样本,分别提取肝 脏组织的总RNA和蛋白质,使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 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中期结果: 1.药物注射后,小鼠在第二周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迹象,其 ALT、AST、LDH和TBIL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上升。 2.在HE染色下,随着药物注射的时间延长,小鼠的肝脏出现明显的 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其中5-FU和奥沙利铂的损伤最为明显。

腾讯文库结直肠癌常用化疗药致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的中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