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doc

百济.doc百济, 又称南扶余, 百济(前18年,660年)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 在朝鲜,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三国。 百济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

百济.doc 百济, 又称南扶余, 百济(前18年,660年)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 在 朝鲜,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三国。 百济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 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 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是海上的 强国,通过海路与中国和日本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 也有发展。对外贸易较发达,不仅同高句丽和新罗进行贸易,还跨海同中国的南朝 及日本进行商业交往。 百济使用汉字,4世纪时建立儒学教育制度,一些儒学家 获博士称号。384年,佛教自南朝传入百济。541年,百济向梁武帝“请《涅盘》 等经义、《毛诗》博士并工匠、画师等”,表明了百济同南朝间的密切文化联系。 [编辑本段]历史 建国 据《三国史记》记载,公元前18年,朱蒙的儿子温祚王带领一批高句丽人南 下到汉江盆地建立起百济国。(《三国史记》卷二十三《百济本纪》“温祚都河南 慰礼城,以十臣做辅翼,国号十济„„共臣民归于慰礼,后以来时百姓乐从,改号 百济”。)朱蒙因受迫害而逃离扶余,来到了卒本地区,在那里与当地首领延陀勃 的女儿召西奴结婚,并创立了高句丽王国。当朱蒙在扶余所生的儿子到达高句丽 后,找到了他的亲生父亲并成为王储,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 与召西奴所生的 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认识到琉璃王继位后,他们在高句丽将无法立足。因此两兄弟 决定离开高句丽并与他们的追随者一起南下。 听从追随者建议,温祚在慰礼城(现在的韩国河南市)建城,并立国号“十

腾讯文库百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