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通俗歌曲作品。能够随乐演唱2-3首教材上的中国通俗歌曲。如
2019-2020年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最具代表 性的通俗歌曲作品。 二、 2-3 能够随乐演唱首教材上的中国通俗歌曲。如:《黄土高坡》、《常回家看看》、 《乡间小路》,体验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 起步曲折期 20 (世纪初) 1927 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标志着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 由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歌曲创作的第一个历程。黎锦晖成为中国通俗音乐的奠基人。 当时,中国的歌曲创作大致分化为两大潮流:一、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大众进步歌曲。 二、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化的流行歌曲。 总体看,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演唱矫揉造作。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 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生模仿时期 2080 (世纪年代初) “”“ 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歌曲才悄悄回到中国音乐生活中来,抒情歌曲迅速取代了队列性 ”1980 群众歌曲成为当代歌曲的主要体裁。歌曲的音乐语言也渐渐向人们的心灵贴近。年, “” 歌星成专称。以李谷一、郑绪岚、成方圆等为代表,他们的演唱形成了抒情歌曲、通俗 民歌或艺术性通俗歌曲唱法的新风格。 这一时期港台歌曲的大量输入,成为最重要的音乐文化现象。首先是邓丽君歌曲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波,对内地通俗歌曲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批通俗歌谣体的台湾校园歌曲走 红内地。 独立发展时期 80—— (年代中期末期) 1986 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标志着内地通俗歌曲的崛起。最突出的 “” 标志有两个:一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让世界充满爱》。二是具有中国气派的西北风的盛 行。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单设了通俗唱法,正式确立了通俗唱法 和通俗歌曲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使通俗歌曲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探索深化时期 90 (年代上半叶) 一、摇滚乐在北京获得较大的发展; 二、电视剧音乐成为一个特殊的创作领域; 三、电视晚会成为继大型歌会、歌手大赛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通俗歌曲推广形式; 四、亚运会征歌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五、港台歌曲冲击大潮和大陆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族浪潮的兴起。 开放分化时期 1996 (年至今) 内地通俗歌曲受欧美通俗歌坛的影响越来越大。淡化旋律、强化节奏。更加另类、时尚、超 前。通俗歌曲样式和消费口味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演模式上各种演唱组合成为一大亮 点。通俗歌曲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与国际通俗歌坛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