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村第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杨村第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读书杂谈鲁迅① 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② 所谓职

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 天津杨村第三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2 ⑦但萧的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我对于萧的所说,还要加一点骑墙的议论。我以为假如从广东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到上海、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恐怕是很有限的, 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要先经过思索和读书。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选自《而已集》,有删改) 读书杂谈 16.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内涵。(6分) 鲁迅 17.简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①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18.文章题为“读书杂谈”,请根据全文概括作者关于读书的主张。(6分) ②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这样 参考答案: 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16.职业的读书和工匠准备工具一样都是为了谋生,(2分)这种勉强的、甚至痛苦的读书不值得特 ③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 别赞扬,(2分)间接肯定了超越功利的轻松的读书。(2分) 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 17.首先说明批评家产生的缘由;其次概述中国批评家的种种表现;最后以印度故事为喻剖析中国批 智识。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 评家产生的恶果。(每层2分) 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 或者变成苦事了。 18.① 读书应该出于爱好而非功利目的。② 读书可以看批评文章,但更要看本书、自己做主。③ ④因为出版物太多,读者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批评这东西,对于 读书要和思索、观察结合起来。(每点2分) 和这批评家趣旨相近的读者,是有用的,但中国似乎应该暂作别论。往往有人误以为批评家对于创作 16. 是操生杀之权,占文坛的最高位,就忽而变成批评家。但是怕自己的立论不周密,便主张主观,有时 怕自己的观察别人不看重,又主张客观;有时说自己的文章中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内涵”,这既是考查句子的含义,又是考查对 值。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印度有一个比喻:一个老翁 作者观点的理解。首先明确这句话的位置,然后牢记一文解题的诀窍,在这句话的左右寻找答案。紧 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不晓事, 随其后就有具体的解答“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 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 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上,看见的人却说 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找到这些内容,再 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不久,又能人笑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 依据分值进行分条概括即可。 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就是两人抬着驴子走。”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⑤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 【名师点睛】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论述类类文章的阅 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了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 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 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 ⑥萧伯纳有这样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 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也是叔本华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着,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空 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 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的确,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 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 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陈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 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腾讯文库天津杨村第三中学2022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