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试论鲁迅的神话情结

试论鲁迅的神话情结许多人说起鲁迅都只记得他的“匕首”和“投枪”一般的杂文,都只记得他那震天动地的《呐喊》与《彷徨》,而事实上,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历史小

试论鲁迅的神话情结 许多人说起鲁迅都只记得他的“匕首”和“投枪”一般的杂文,都只记得他那震天动地的《呐 喊》与《彷徨》,而事实上,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他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就集中地代表着鲁迅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关注,以及 他研究中国古代神话所达到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水平。当然这种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关注和研 究,不光表现在他的《故事新编》中,更为准确的说,他对中国古代神话是长期以来有着一 种钟爱有加的情结。 本文将从鲁迅先生此种神话情结的形成与表现两个视角试图重新审视这位文学“战士”。 形成 要来追溯鲁迅先生这种神话情结的形成,我们就不能忽视幼年鲁迅所处的环境。在当时的绍 兴农村,这种神话情结的形成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的,这里的社戏,这里的赛会,上演的 内容大多非鬼即神,他的祖母,他的保姆,以及他的老师都或多或少地、或明显地、或潜移 默化地在培育着鲁迅心中这株神话之苗。 一、看 戏 在当时的绍兴农村,演戏的日子,简直多到数不胜数,刚过年的正月里就有“灯头戏”,三 月有“东岳大帝生日”,五月则有“土地神生日”,六月又是“包爷爷生日”,七月里的“刘 猛将军生日”,八月、九月甚至一直到年底都要演戏,这些地方戏曲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带 有鬼神色彩的神话故事,鲁迅先生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曾提到看戏的情形。 “在庙里泥塑的,在书上墨印的模样上,是看不出他那可爱的来的,最好去看戏。” “……,这都是敬神禳鬼的演剧。全本里一定有一个恶人,次日的将近天明,便是这恶人的 收场的时候,‘恶贯满盈’阎王出票来勾摄了,于是乎这活的活无常便在戏台上出现。” “道士们的对付‘三尸神’,可是更利害了。……但据说要抑制他(三尸神)却不难,因为他 上天的日子是有一定的,只要这一日不睡觉,他便无隙可乘,只好将过恶都放在肚子里,再 看明天的机会了。” 二、迎神赛会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活动不过是绍兴一带农民们趁着农闲时节来放松自己,来狂欢的一 种形式,然而我们也绝对不能低估这种迎神赛会对幼小的鲁迅的影响,这种神话色彩极浓的 迎神赛会甚至让鲁迅在时隔三十多年后还记忆犹新。他在他的《无常》中这样写道: “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神,如果是掌握生杀之权的……,那么,他的卤簿中间就另有一群

腾讯文库初中语文文学讨论名著导读试论鲁迅的神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