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所包念听所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
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所包念听所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 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 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现代通常意 义上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 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虎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 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 双重目标 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 进经济增长 。003年1月7日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 民银行法》再次确认了这一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两价目要求:第一, 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值始 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卸,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 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 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我国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颁布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近代 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 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近代工具的 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近代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 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与 再加市场化。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 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 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

